实施“三四五”党建模式 推动党建业务双融互促
发布日期:2022-11-28 作者: 来源: 点击:
实施“三四五”党建模式 推动党建业务双融互促
|
| |
【字体:大 中 小】【日期:2022/11/28】【作者/来源: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阅读:2次】【关 闭】
| |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二支部按照“定位、特色、创新”的原则,构建与实践了“三引领四机制五融合”基层教师党支部工作模式,坚持把“三四五”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作为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作为支部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支撑点和切入点,以党建推进专业团队在学校省域“双高”建设和创新强校工程等重大建设任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实现支部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共向而行、同频共振,引领推动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个引领 增加基层党建“三力”
“三引领”是指提升政治引领、辐射引领、模范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教育党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加强师生支部联动共建、党建带团建、党群共建,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推进完善课程思政,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了6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支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完善“师友计划”“悦读沙龙”,实施“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工程。发挥教师党员在各领域中的模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优秀党员评选”,让党员教师充当“教改的先锋、科研的骨干、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业务各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

四种机制 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
“四机制”是指建立党员学习教育规范化机制、党群共建机制、党员民主议事机制、结对共建帮扶机制“四种机制”,深化基层党组织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员学习教育规范化机制,完善“三会一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题党日特色化,增强党内生活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建立党群共建机制,以“青马工程”干部培训营、“党校”培训、“三下乡”志愿服务、主题党日、团日共建等活动为抓手,加强师生支部联动共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引领工会建设,常态化做好联系、服务师生工作。建立党员民主议事机制,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制度。建立结对共建帮扶机制,通过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校企支部结对共建、困难学生就业一对一帮扶、新疆生一对一帮扶师友计划,学生创业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学生结对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帮扶、生病退休教师关怀等方式方法,了解师生困难诉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开展服务、帮扶、慰问等活动,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师生之家,增强师生归属感获得感,有力凝聚和服务师生。


五个融合 助推动党建业务双融互促
“五融合”是指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五个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双融互促,引领推动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支部发挥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优势,树立“围绕中心、服务业务”的“大党建”理念,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双创教育、三全育人等方面全面融入党建内容,切实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工作质量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形成凝聚人心、敬业奉献、服务师生、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支部相继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带头”支部书记工作室、“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立项。支部党员获评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次、优秀党员2人次、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次。支部所在专业获得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认定1项、广东省高职教育品牌专业验收1项、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1项、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团队认定1项;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本;国家级师资培训1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3项。支部所在专业群构建了校-省-国家三级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生参加各类各级技能竞赛率超过90%,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学生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国家级23项,省级 14项。

(供稿:王龙)
|
| |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 下一篇:实施“6+X”模式 提升主题党日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