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运管学院中英合作办学奖学金游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3-17    作者:刘栋才、黄渝婷、黄忠霖     来源: 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

寒假期间,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硕连读班3名同学前往英国游学7天。其中有两名同学(刘栋才、黄渝婷)是中外专硕项目游学奖学金获得者,两人的游学经费在奖学金中支出。本次活动由广东人力资源研究会国际人才交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院长王瑛女士带队。

《中外专硕联合培养项目奖学金游学方案》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火星教育共同制定,旨在以赞助出国游学的方式奖励专硕班品学兼优的学子。游学奖学金一年评选一次,奖金用于帮助学生探索世界、提前感受留学国家的教育方式、留学生活,为留学做更充分的准备。

为使游学学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人力资源研究会在行前进行了安全教育,倡导学生“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鼓励学生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同时,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刘栋才同学的游学体会

感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火星教育集团!我有幸获得中英专硕项目游学奖学金,于2025年2月前往英国开展为期一周的游学交流活动。此次游学以“拓宽国际视野,深化学术认知”为主题,重点探访了与学院合作的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并参访伦敦、剑桥等地历史文化地标。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助力学生提前规划留学方向,感受多元文化,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

作为本次游学的核心行程,我和其他同学在赫特福德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度参访。在留学生刘学长的带领下,我们漫步于被薄雾笼罩的校园,感受现代化教学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刘学长以自身经历为例,详细介绍了赫大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校园生活,并坦诚分享了留学初期的挑战与成长。“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让我学会了独立,而多元的学术氛围则让我对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刘学长的真诚分享引发了我们的共鸣。

我们实地考察了赫大的图书馆、实验室及教室,对赫大的学术资源与生活配套有了直观认识。午餐时间,我们在校园食堂体验了地道的英式餐点,并与来自印尼、印度等国的留学生交流,聆听他们如何通过社团活动融入校园生活。当天下午,我们还参与了模拟调研活动,分组采访校园内的国际学生。这一实践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让我们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深层价值。“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对话,让我看到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游学期间,我们还走访了伦敦与剑桥的多个文化地标。在大英博物馆,透过敦煌壁画残片与罗塞塔石碑的文明对话,我们深刻感受到文物背后的历史重量;在剑桥大学,数学桥的力学智慧与圣体钟的时间哲学,启发了我们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思考;泰晤士河畔的议会大厦与西敏寺,则让我们领略了英国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共生脉络。

此次游学活动,让同学们收获满满。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更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尤其是在赫特福德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期待。相信此次游学经历将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我,为实现个人梦想和职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黄渝婷同学的游学体会

在学院国贸易专硕连读班就读一年后,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之旅。这次旅行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英伦文化,也让我对未来的留学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从香港出发,通过新加坡转机,尽管途中略感颠簸,但飞机餐出乎意料的美味,给这段旅程增添了不少愉快的回忆。当飞机降落在伦敦的那一刻,正值蓝调时刻,透过窗外湛蓝的天空,我感到一股激动与期待涌上心头。

伦敦的第一天,我们便参观了多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从大本钟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再到白金汉宫,这些庄严宏伟的建筑让我深刻感受到英伦文化的厚重。特别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我不禁想象这里曾见证过无数王室加冕和历史性事件。而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世界各地文明的珍贵遗物让我更加理解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智慧,让我聆听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第二天的剑桥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座充满学术氛围的古老城市,剑桥不仅有世界一流的学府——剑桥大学,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老鹰酒吧,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里曾是二战时期科学家们交流思想的地方。作为哈利波特的粉丝,剑桥的纪念品商店更是让我兴奋不已。

接下来的赫特福德大学之行更是让我对留学生活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在与中国留学生刘学长的交流中,我了解了赫特福德大学的教学模式、校园设施以及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分享让我对未来的留学之路充满了期待。赫特福德大学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宁静的校园环境以及温馨的社交氛围都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生动的想象。在游学的最后一天,我选择在伦敦自由行,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和海德公园。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让我流连忘返,而海德公园则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这里的宁静与生机勃勃的小动物们让我暂时摆脱了旅行的疲惫,感受到了伦敦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这次游学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了英国的文化和历史,也让我对未来的留学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通过这段旅程,我更加认识到留学不仅仅是提升学术能力,更是一个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视野的宝贵机会。作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我深知学校在推动国际教育和专硕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学院通过优质的国际交流项目,为我们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机会,帮助我们提升全球竞争力,培养适应国际化社会需求的专硕人才。相信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支持下,我会在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

黄忠霖同学的游学体会

春节前,我报名参加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英国游学之旅。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英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例如点餐、购物等方面。我也接受了很多来自当地人的帮助。英伦文化总会带给人一种舒适而轻松的体验。学校也是这样,不同的教育方式需要时间适应,但是校园和课程让人很愉悦。

本次游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英国的“绅士文化”。当我第一次一个人在英国餐馆点餐的时候,因为不清楚很多主菜的名字叫法,所以工作人员说的我不太听得懂,甚至包括饮料大杯中杯,牛排几成熟都懵懵懂懂的,工作人员就一直很有耐心地和我比划。当我最终成功点餐之后,习惯性地说了一句 “感谢你的帮助,我对我的英语感到抱歉”,本身是想表达“很抱歉麻烦你”的意思,然而她有些惊讶,还安慰我说我的英语已经不错了。后来得知,在他们的文化中,并不习惯于贬低自己(当然,对我来说这只是类似于一个自嘲而已)。而这件事也让我了解到,很多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贬低自己来获得谅解。而这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其实很多时候,你不需要内耗的”。之后,我了解了英国人的社交,包括边界导向、个体主义、隐形规则等等,这让我认识到中英两国在社交上的文化差异,英伦文化给予了我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

不过,从另一点来看,我们短暂的在英国生活的几天,还是颇具压力的。先是对于路况和周边的不熟悉,然后是在校园里的见闻——包括学习的方式和过程。在赫特福德大学,学长讲述了很多“在英国大学学习时的规矩”。例如,参考书与预习复习,学校对外的交通方式,考试的方式,以及最重要的“邮件”。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新奇的,尤其是“邮件”。所有人都使用邮件来沟通,学习的事都靠邮件。和老师沟通要靠邮件,和学校后勤反馈也要发邮件,一天必须检查好几次邮箱。(貌似中国的外企之类的企业也是如此,但是现在的我并不适应这些)。包括我所感受到的:网络并不太好、手机卡充流量有些费劲等等,这两点融合在一起,就让我有些不太习惯,也不太理解——当然,这都是可以适应和尊重的。

根据带队老师和赫大学长的讲述,学校是很典型的二战后建立的学校,因此校园文化也带给人一种“新”的感觉,这种气氛更加的富有活力和生机,在校园中漫步,我产生了即刻想要加入到赫特福德大学学习的感觉。

总而言之,非常感谢广交院,给予了我这个外出游学的机会,见识到了英国的风景、文化和校园,开阔了我的眼界和见识。